• 让干事者扬眉吐气 让混日者没有市场
      ——谈整治"小码头"现象
    人社干部要牢树服务群众"四真"观念
      ——谈人社部门践行群众路线
    为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谈人社部门服务发展
    为民生幸福铸牢安全保障
      ——谈人社部门服务群众
    以"四个并重"补长基础人才短板
      ——谈基础人才开发
    深化改革创新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 上一篇 | 下一篇:人社干部要牢树服务群众"四真"观念
    让干事者扬眉吐气 让混日者没有市场
    ——谈整治"小码头"现象
        最近流行一个词"洗碗效应",说的是经常洗碗的人难免会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 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这种因小失误而落下埋怨、受到责备的现象被归结为"洗 碗效应"。联想到当前镇江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小码头"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坐而论道。这类干部,在改革发展洪流中,乐于做"评论家",不想做"推动者"和"参 与者",既没有干事激情,又缺乏实干才能;无视他人干事创业的艰辛,无视他人取得成功 的不易,却特别擅长评头论足,看不得干事者的成功,容不得干事者的失误,挂在嘴上的都 是埋怨、诋毁和责难。二是缺乏担当。这类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抱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 挂起的态度,逢事就回避推诿,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到难点低头走,早已 忘记了身上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任其蔓延,最终将形成"干不如站,站不如看"、"好汉 费力不讨好,懒汉讨好不费力"的局面,改革发展必将陷入"怨者众、思虑者少、献计者寡、 担当者无几"的状况。整治"小码头"现象,就是要营造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的 干部心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敢于用干事创业的人,敢于对负责的干部负责,敢于对 担当的干部担当;要营造宽容包容环境,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干部,真正让干事者干得舒心、 扬眉吐气;要健全考核和用人机制,让坐而论道者没有市场,让混天度日者占不到便宜,让 那些勤于洗碗、努力不打破碗的实干者得到提拔和肯定,在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中 追求大境界、干出大作为。
    (若水)
  • 上一篇:让干事者扬眉吐气 让混日者没有市场 | 下一篇:为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人社干部要牢树服务群众"四真"观念
    ——谈人社部门践行群众路线
        人社部门是政府重要民生部门,人社工作涉及各种利益调整,密切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人社部门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人社工作的不懈追求,牢树服务群众"四真"观念。一是真诚对待群众。始终心存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体恤之心,时刻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把自己当成群众一员,凡事多从群众立场思考问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真正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尊重群众、维护群众,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困,努力满足群众对人社工作"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发展有机会、收入能提高、人人享公平、服务更高效"的"六大期盼",实现与社会群众的信息联通、工作互动、成果共享。三是真心服务群众。争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的表率,走出机关、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常态化开展"人社服务五进五送"行动,实施"零距离"服务;优化环境、提升效能,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实施"精细化"服务;丰富载体、延伸触角,拓展人社部门面向企业、高校、园区、银行网点的社会化服务领域和空间,实施"直通车"服务,让"15分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圈"惠及群众。四是真情赢得群众。人社工作应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群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是人社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唯有树牢群众观念、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方能浓厚团结协作的氛围、凝聚改革发展的共识、激发创新争优的活力。
    (若水)
  • 上一篇:人社干部要牢树服务群众"四真"观念 | 下一篇:为民生幸福铸牢安全保障
    为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谈人社部门服务发展
        我们常讲"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推动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新征程中,人社部门必须走在建设人才高地、助推创新创优最前列,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积极融入经济主战场,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方式,加强人才、创业、公共服务等工作与经济的联动,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这是职责所系、发展所需、社会所盼。要打造更有磁力的人才环境。创新发展关键要靠人才驱动。全市创新人才大会上吹响了"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的号角。人社部门作为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要强化"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定"聚焦创新,人才为本"的导向,做到一盘棋布局、系统化推进、大力度创新,走富有特色的人才工作之路;坚持"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发展",推动人才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紧贴产业招才引智,加快发展各类人才载体,培育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引导创新人才向产业园区、科技型企业集聚,打造与产业衔接配套的人才链和人才集群。让镇江成为人才荟萃的创新创业乐土、令人向往的圆梦之城。要打造更具活力的创业环境。创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开展"创业镇江"行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大学生、农民、城镇失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创新"新四军",点燃社会各类群体的创业激情;优化平台供给,发展众创空间,加快建设镇江创业大学,构建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人才成长的"助推器",为创新注入新动力,为发展增添新引擎。要打造更高效力的服务环境。推进提速增效行动,整合涉企服务事项,精简优化办事流程,搭建企业办事网络服务平台,让简政放权系列措施深化落实为一批惠企实事;积极落实人才、就业创业和降低企业社保费率等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为企业创新发展松绑减负;搭建"人社云"平台,做好涉企信息数据的收集、发布和监测,指导企业健康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好"围墙外"的事情;推进人社服务"五进五送",优化"一站式、一条龙、直通车、延伸式"服务,把优质高效的人社服务送进企业,让企业充分享受人社改革发展的"红利"。
    (若水)
  • 上一篇:为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 下一篇:以"四个并重"补长基础人才短板
    为民生幸福铸牢安全保障
    ——谈人社部门服务群众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经济新常态下,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民生工作,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作为民生建设核心部门,人社部门要当好"民生保障强化年"的主力军,编密织牢就业、社保、劳动权益保障等保障民生幸福的"安全网",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社会就业。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要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坚定不移地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就业与经济的联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政策衔接,大力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和创业。积极应对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机器换人的新形势,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岗位,妥善安置分流职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精准就业援助,切实保障重点群体托底就业。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保体系。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减震器"。完善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保统筹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行动,实现社保制度体系和法定人员全覆盖,让参保群众公平享有社保权益。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搞好市级层面顶层设计,稳步提高各项社保待遇水平,让社会群众普遍享受到社保改革"红利"。完善多渠道的社保基金筹措机制,多措并举化解社保赤字风险,全力做好保发放工作,让群众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构建更加规范更为和谐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找准促进企业稳增长、降成本和满足职工稳定岗位、提高收入、改善工作环境的利益平衡点,寻求企业和劳动者的"最大公约数",坚持"两个权益"一起抓,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互利共赢。创新源头治理思维,坚持标本兼治、防处并举、综合施策,将劳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依法打击危害职工权益的违法行为,高扬法律利剑,维护法律尊严,切实保障好劳动者基本权益。
    (若水)
  • 上一篇:为民生幸福铸牢安全保障 | 下一篇:深化改革创新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以"四个并重"补长基础人才短板
    ——谈基础人才开发
        市委书记夏锦文在全市创新人才大会上发出"加快建设名副其实人才高地"的动员令。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基础人才是实现"镇江制造2025"的关键支撑。应对经济新常态下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和周边发达地区的人才虹吸效应,我市基础人才存在流失严重、作用发挥不足、流动渠道不畅、人力资源服务发展滞后等诸多短板。必须坚持供给侧改革思维,强化需求导向,突出"四个并重",补齐补长基础人才短板。一是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并重。坚持两支队伍一起抓,在全省率先打通技能人才在事业单位招考、职称评价、军队士官报考、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等"四大通道",做到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同等重视、同步推进、同样提高,让技能人才公平享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弘扬,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引进人才与用好人才并重。一方面,紧贴产业发展聚才、企业需求引才,打造与产业链、产业集群配套衔接的人才链和人才集群。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通过实施"百名专家服务百企行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技人才在职和离岗创业等措施,引导人才进企业项目、进生产一线,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项目研发,把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变成现实生产力。三是政策激励与平台建设并重。既要认真落实"金山英才"计划高技能人才子计划和新兴产业紧缺型基础人才引进培养行动计划,通过项目资助、资金扶持和子女入学、购房补贴等综合配套政策的多维激励,让镇江成为令人向往的人才创新创业首善地。更要积极培育壮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智示范基地、创业园、众创空间等人才成就事业的平台,集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灵活创新的政策,形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人才成长的"加速器"。四是政府推动与市场培育并重。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最大收益投入"的理念,引导社会资本与财政"种子"资金结合,构建人才研发、创业的"天使基金",着力解决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题,把人才创业创新扶上马、送一程,让更多的人才创成业、创大业。充分发挥江苏镇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人才猎头、培训、评价、劳务输送等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市场培育,推动实现人才招引、人才投入、人才激励、人才配置的市场化,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人力资源服务业态。
    (若水)
  • 上一篇:以"四个并重"补长基础人才短板 | 下一篇
    深化改革创新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当前,深化全市人社改革创新任务繁重而艰巨,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尤为重要。一是正确处理好"加与减"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让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更有获得感,要在服务供给、市场培育、资源整合上"做加法",关键要在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态、整合培训等业务资源上下功夫,补齐补长民生短板。解放生产力,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要在减少体制机制束缚、深化简政放权、革新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上"做减法",关键要在清理职业资格、为企业"松绑减负"、减少办事环节上下功夫,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二是正确处理好"快与稳"的关系。任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蹄疾而步稳地推进。一方面,要增强"双创双争"的主动意识,鼓励先行先试,创品牌、争特色。对已有国家顶层设计安排的,要毫不犹豫、不打折扣地抓落实;对任务目标明确、符合发展方向、可以预见成果、达成一致意见的,比如局年度"十件实事三十项任务",要快落实、快推进、快见效。另一方面,又要科学合理把握改革节奏,遵循客观规律,讲究实事求是,力争做到作出每一项决策、实施每一项改革都经得起历史检验,不留遗憾。对涉及体制机制调整、群众切身利益、有待上级顶层设计以及决策意见不一致的改革任务,比如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整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坚持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慎重决策、稳步推进。三是正确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一定要放彻底,该政府部门管理的业务一定要管到位。要切实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权力下放的改革方向,推进人社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人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基层部门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将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向企业、高校、社区、银行网点延伸拓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权力下放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杜绝一放了之、放任自流;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办事流程,提质增效,打造标准化经办服务,确保下放的职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
    (若水)